全媒體記者 梁翊韜 通訊員 陸若希
穴位按摩是一種傳統的中醫(yī)療法,通過刺激人體特定的穴位來調節(jié)身體的氣血運行,促進臟腑功能的協調,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。駐馬店市中醫(yī)院肝膽感染科醫(yī)生表示,中醫(yī)理論認為,乙型肝炎的發(fā)生與肝氣郁結、濕熱內蘊等因素密切相關。因此,通過穴位按摩可以疏肝理氣、清熱解毒,幫助改善乙型肝炎的癥狀。
足三里穴。位于小腿外側,當膝眼下四橫指(中指)、距脛骨前緣一橫指(中指)處。按摩此穴可以健脾和胃,增強機體免疫力,對于改善乙型肝炎患者的消化功能和提高免疫力有一定幫助。
太沖穴。位于足背,第一、二跖骨間隙的后方凹陷處。按摩太沖穴有助于疏肝解郁,對于緩解情緒緊張和焦慮有一定的輔助作用,從而間接改善乙型肝炎的癥狀。
期門穴。位于胸部,第六肋間隙,前正中線旁開4寸。按摩期門穴可以疏肝利膽,有助于改善肝臟的功能,減輕肝臟炎癥。
穴位按摩的操作方法相對簡單,但需掌握正確的手法和力度。一般采用指壓法或拇指按揉法,每次按摩每個穴位約3~5分鐘,每日1—2次。在操作過程中,應注意保持手部清潔,避免用力過猛,以免造成皮膚損傷。
穴位按摩作為一種非藥物療法,對于乙型肝炎患者來說,具有以下幾方面的潛在益處:改善癥狀。通過疏肝理氣、清熱解毒的作用,可以有效緩解乙型肝炎引起的疲勞、食欲缺乏等癥狀;增強免疫力。按摩特定穴位可以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,提高機體對病毒的抵抗能力;心理調適。穴位按摩有助于放松身心,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,改善睡眠質量,從而間接有利于疾病的康復。
醫(yī)生提醒,穴位按摩作為一種簡便易行的中醫(yī)療法,在乙型肝炎的輔助治療中展現出了一定的潛力。通過合理的穴位選擇和正確的操作方法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癥狀,提高生活質量。然而,穴位按摩并不能替代現代醫(yī)學的規(guī)范治療,患者在使用這一方法時仍需遵循醫(yī)生的指導,綜合運用多種治療方法,以期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。(編輯 李宗文)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yinghaihangkaoshi.net/showinfo-108-340188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