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郭超
駐馬店市地處豫南,自古為華夏腹地,被稱為“天中”。幾千年來,居住在這方土地上的人們,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,篳路藍縷,披荊斬棘,不斷推動社會的發(fā)展和人類的進步,創(chuàng)造了輝煌獨特的天中文化,在中華民族發(fā)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。然而,作為我們駐馬店市傳統(tǒng)文化的品牌,很多人至今對“天中”是怎么回事不太清楚,對“什么是天中文化”、“天中文化有什么內(nèi)涵和特點”等問題更是一知半解,特別是自從2010年8月登封“天地之中”歷史建筑群申遺成功以后,有人就產(chǎn)生疑問:我們還要不要宣傳天中文化?因此,為了解開人們心中的疑團,為了宣傳和弘揚天中文化,讓天中文化走出河南,走向全國,我們每一個駐馬店人都必須熟悉和了解天中文化。
一、“天中”是怎么來的
所謂“天中”就是“天下之中”的意思,就是我們所居住的地球。眾所周知,地球是圓的,除了自轉(zhuǎn)的中心軸以外,是沒有中心的。但這是我們今天的常識,古代人可不這么看。由于地理知識欠缺,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(nèi),古人認為我們國家所擁有的這塊版圖,就是所謂的“天下”。有了“天下”的概念,尋找“天下之中”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了。所以,人們就通過測量,找到了“天中”。因此,從根本上說,“天中”是中國古代人頭腦中特有的地理概念,它來源于中國古代人的“天下觀”、“中心觀”。這種“天下觀”既是中國古代人的地理觀、世界觀,也是中國古代人的文化觀、價值觀,它反映了中國古代人對于自己所處世界的看法,代表了他們的世界秩序觀。在這種“天下觀”的支配下,中國古代人極力尋求“天下之中”,為自己的統(tǒng)治尋找理論依據(jù)。所以“天中”產(chǎn)生的原因有兩個:一個是中國古代人頭腦中根深蒂固的“中心觀”,另一個就是人們?yōu)榱藢ふ?ldquo;天下之中”,通過一定的科學手段測量出來的。
“天下之中”是怎么測定的呢?在古代,人們很早就知道利用太陽的投影來測定時辰,“天下之中”就是通過“土圭”來確定的?!吨芏Y·大宗伯》云:“以土圭之法測土深,正日景(影),以求地中。”張衡《東京賦》曰:“土圭測景,不縮不盈。”李善注引鄭玄曰:“土,度也;縮,短也;盈,長也。謂圭長一尺五寸,夏至之日,豎八尺表,日中而度之,圭影正等,天當中也。”所謂“測土深”,就是通過測量土圭顯示的日影長短,求得不東、不西、不南、不北之地,也就是“地中”。夏至之日,此地土圭的影長為一尺五寸。之所以如此選擇,是因為“地中”是天地、四時、風雨、陰陽的交會之處,也就是宇宙間陰陽沖和的中心。
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是有一個過程的。很早以前,人們發(fā)現(xiàn)房屋、樹木等物在太陽光照射下會投出影子,這些影子的變化有一定的規(guī)律。于是,人們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來觀察影子的變化,這根立竿或立柱就叫“表”;用一把尺子測量表影的長度和方向,則可知道時辰。后來,發(fā)現(xiàn)正午時的表影總是投向正北方向,就把石板制成的尺子平鋪在地面上,與立表垂直,尺子的一頭連著表基,另一頭則伸向正北方向,這把用石板制成的尺子叫“圭”,通過“表”來觀察太陽光投射的竿影,通過竿影移動規(guī)律、影的長短,用以測定日影、四時、地理,以定冬至、夏至日。
經(jīng)過長期觀測,古人不僅了解到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時最短,而且得出一年內(nèi)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、表影最短,冬至日的正午煦陽斜射、表影則最長。于是,古人就以正午時的表影長度來確定節(jié)氣和一年的長度。比如,連續(xù)兩次測得表影的最長值,這兩次最長值相隔的天數(shù),就是一年的時間長度,難怪我國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等于365天多的數(shù)值。每年夏至之日正午之時,用“圭”來量取“表”的投影,如果影長剛好和“圭”的長度一致,這里便是“天下之中”了。
說到土圭測影,不能不提到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:周公。周公是西周時期的政治家、軍事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。周公輔助周武王滅商以后,為了開拓東方遼闊的疆域,客觀上要求統(tǒng)治重心向東移,以便控制東方。滅商之前,周部落的政治中心在鎬京(今陜西省西安的西南)。滅商之后,周部落成了一統(tǒng)中國的周王朝,統(tǒng)治勢力必須從西部向東部延伸,鎬京因位置偏西已不能適應(yīng)政治需要。所以,周武王一直在鎬京之外尋找合適的首都。他經(jīng)過慎重考察后,覺得洛邑(今洛陽)地處洛水和伊水之間的平原地帶,又處在中國的腹地,位置適中,形勢險要,向西可望老家鎬京,向東可以開疆拓土,認為這里就是“天下之中”,是建立新都的最佳選擇。周武王和弟弟周公商量后,兩人一拍即合。但遷都是件大事,必然會遭到朝中遺老的反對。于是,為了給遷都尋找理論依據(jù),其中一個辦法就是周公組織人進行了大規(guī)模的測量活動,以證明他們所選擇的洛陽地處“天下之中”,最適合建都。他們在全國設(shè)立五個測影臺,利用八尺高表和土圭等觀測儀器來觀測日影的變化,然后根據(jù)每天日中日影的長短,找出季節(jié)的變化規(guī)律,尋找“天下之中”。經(jīng)測定,“豫州為天地之中,汝南又為豫州之中”。從此,汝南作為“天下之中”,以其特有的歷史文化內(nèi)涵而名揚天下。
二、“天中”到底在哪里
歷史上曾經(jīng)被稱作“天下之中”的地方有好幾處,其中主要有洛陽、登封和汝南。
先說洛陽。周公之所以選擇洛陽作為都城,就是看中了它地處“天下之中”的地理條件。但是,并不是任何地理中心都能成為政治中心。周公建都洛陽,更多的考慮是從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軍事和文化層面上的,并不是單純地尋找地理上的“天下之中”。在周公的宇宙觀念中,“天下之中”是一個十分特殊的空間點。《周禮·司徒》說:“日至之景尺有五寸,謂之地中。天地之所合也,四時之所交也,風雨之所會也,陰陽之所和也。然則百物阜安,乃建王國焉,制其畿方千里,而封樹之。”按照這一要求,成為都城的地方要具備天時、地利、人和三個方面的條件,在地理上具有三個特征:陰陽和中、百物阜安、適建王都。如此,一個都城不僅要具有“天下之中”的區(qū)位優(yōu)勢,而且還要具備良好的自然地理條件和社會人文基礎(chǔ),這樣,“天下之中”建都理論就突破了單純的地理中心意義。“天下之中”理論中所包含的“天下”和“中”等空間概念,是古人在都城性質(zhì)和功能認識上的巨大進步,它不僅是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和經(jīng)濟中心,更是突出了都城作為軍事重鎮(zhèn)的戰(zhàn)略地位以及作為文化中心的性質(zhì)及功能。這表明,在營建洛陽過程中,周公在總結(jié)前人“尚中”、“擇中”經(jīng)驗的基礎(chǔ)上提出并闡發(fā)了“天下之中”的概念,成為中國古代最早最成熟的建都理論。
在當時,這一建都理論是一般人所難以理解的。周公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,試圖用簡單的“天下之中”來說服人們。他希望他所選定的都城與“天下之中”相吻合,也就是希望通過土圭測定的“天下之中”就在洛陽,這樣正符合他的建都理論和政治需要。當然,他剛剛得了天下,所統(tǒng)治管轄的區(qū)域比原來大了好多倍,還需要通過“土圭測影”來對全國的基本情況有個全面的了解。其實,在“土圭測影”之前,由于受科學知識的局限,周公心里并不清楚真正的“天下之中”在哪里。然而,遺憾的是,周公煞費苦心地派人到各地“土圭測影”,以尋找“天下之中”,試圖證明他所選擇的洛陽正位于“天下之中”,結(jié)果卻讓他大失所望,“天下之中”竟然在今天的汝南。測影專家非常認真,在得出測定結(jié)果后,特地在這里“聚土壘石以標天中,名為天中山”。汝南被測定為“天下之中”以后,周公是一個什么樣的態(tài)度,歷史上沒有留下任何有關(guān)史料記載。周公心里肯定很不高興,但他又不能公開否定。他不會向世人宣布汝南就是“天下之中”,他更不會把都城搬到汝南。雖然周公試圖想確定洛陽就是 “天下之中”這一目的沒有達到,但改變不了他定都洛陽的決心。再說,他遷都洛陽的目的已基本達到,他通過“土圭測影”對全國進行普查的目的也達到了。此時的周公,雖然不是名義上的國君,但已牢牢地控制著政權(quán),至于“天下之中”到底是在汝南還是在洛陽,對他來說已經(jīng)無關(guān)大局了。所以,此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。汝南的天中山當初是一個小土堆,幾千年過去了,至今還是一個小土堆!試想,如果“天下之中”經(jīng)測定是在洛陽,周公肯定要在洛陽的“天下之中”大興土木,建設(shè)標志性工程,以證明他建都洛陽的正確性。
再說登封。登封歷史悠久,文化燦爛,山川秀麗,物產(chǎn)豐富,是華夏文明的發(fā)祥地之一。那么,登封為什么被稱為“天下之中”?這要從武則天嵩山封禪說起。
封禪是中國歷史上特有的敬天思想的產(chǎn)物,是為國家之隆昌感謝上天而舉行的盛大儀式。它不是一般人之所為的,只有那些像秦始皇、漢武帝一樣建功立業(yè)、有著強烈自信的皇帝,還有那些使國運昌隆、致天下太平的雄才霸主,才能舉行封禪儀式。武則天以前,中國歷代皇帝都是到東岳泰山進行封禪。武則天當上女皇之后,一改前習,棄泰山而封嵩山。為什么要這樣做?因為在武則天看來,嵩山位居中原,地近神都洛陽,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(yōu)勢。嵩山又位居五岳之中、四岳環(huán)拱,眾星捧月、唯中獨尊。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,一切都是圍繞“中”,一切都是為了“中”,因為“中”就是正,“中”就是中心、核心。每個人都希望進入權(quán)力中樞,都希望獲得被人們前呼后擁的那種感覺。而當上皇帝,登上權(quán)力金字塔的最高峰,則是實現(xiàn)這一愿望的最高境界。武則天通過多年的努力,做到了這一點。所以,她要通過一種方式,表達她君臨天下、唯我獨尊的非凡氣概。但是,歷代都以五岳中的東岳泰山為尊,因泰山位居東方,為日出之地,而武則天就不信這個邪,她認為中岳才是最尊。嵩山位居天中,是“會合陰陽交雨風”之地,陰陽在這里得以中和。封禪嵩山,足以證明自己作為女性巾幗不讓須眉的非凡之處,打殺封建專制制度下男權(quán)主義者的威風,讓一些不甘心失敗的男人在她面前英雄氣短,俯首稱臣。武則天以其非凡的勇氣打破了歷來封東不封中、封偏不封正的舊習,到中岳嵩山來封禪,既打破了男尊女卑的倫理道德,又實現(xiàn)了自己的政治目的。
“天地之中”學說,確立了嵩山是天地的中心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從周武王開始至清末,中國歷史上有史可查的巡狩、祭祀、封禪嵩山的帝王就有72位。以“天地之中”理念為動力,中國古代禮制、天文及儒教、佛教、道教等文化流派均熱衷于在嵩山建立核心基地,登封逐漸成為中華文明的核心之一。
登封“天地之中”歷史建筑群,包括周公測景臺、登封觀星臺、嵩岳寺塔、太室闕、中岳廟、少室闕、啟母闕、嵩陽書院、會善寺、少林寺建筑群等優(yōu)秀歷史建筑,歷經(jīng)漢、魏、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,綿延不絕,構(gòu)成了一部中國中原地區(qū)上下2000年形象直觀的建筑史,是中國時代跨度最長、建筑種類最多、文化內(nèi)涵最豐富的古代建筑群之一。
2010年8月1日,中國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提名項目“登封‘天地之中’歷史建筑群”在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(chǎn)委員會第34屆大會上通過審議,成功列入《世界遺產(chǎn)名錄》,成為我國第39處世界遺產(chǎn)。
登封之所謂“天地之中”,從地理意義上來說,并不是真正的“天下之中”,而是“五岳之中”。武則天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慮,才棄泰山而封嵩山,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存。再加上少林功夫、宗教基地這些因素,成就了今天登封的輝煌。
最后說汝南。汝南被稱為“天下之中”,是通過“土圭測影”測定出來的,有大量的歷史文獻記載:《尚書·禹貢》《周禮·大司徒》《考工記·玉人》《讀史方輿紀要》《重修汝南縣志》《汝寧府志》《天中記》等,還有眾多的歷史遺跡:天中山、天中山碑、悟穎塔。自顏真卿題寫“天中山”以來的1200多年間,“天中”幾乎成了這一地區(qū)的代名詞。新中國成立后,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,“天中”的影響力更是不斷擴大。這里有報紙《天中晚報》(河南省十佳報紙),學術(shù)期刊《天中學刊》(全國高校社科百強學報,河南省一級期刊);天中書院、天中龍泉、社團組織“天中文化研究會”,學術(shù)機構(gòu)“天中歷史文化研究所”;駐馬店市道路有“天中山大道”,旅游主題定位為“天之中文化生態(tài)游”,旅游單位有“天中旅行社”;駐馬店的經(jīng)濟騰飛叫“天中崛起”,對外宣傳自稱“天中大地”、“天中人民”和“歡迎您到天中來”等。在駐馬店市還曾召開過中原文化國際學術(shù)研討會,天中文化學術(shù)研討會,與會專家、學者對天中文化作為地域文化已經(jīng)達成共識。可以說“天中”這一概念已融入當?shù)氐慕?jīng)濟、文化等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(lǐng)域。
那么,“天下之中”到底在哪里?我們認為應(yīng)在汝南。其原因是:
第一,從其根本意義上來說,“天下之中”就是一個地理意義上的概念。“土圭測影”測定的就是地理意義上的“天下之中”,否則,如果是政治中心的話,就不用去測量了,直接到洛陽去找就行了。因此,從地理意義上來說,“天下之中”就在汝南。當然,這是就當時那個特定的時代而言。
第二,除了“土圭測影”以外,還有多方面的因素:交通、地理、民俗、文化等。
從中國的道路交通來看,此地應(yīng)為“天中”。確山的古封國道國正處中國南北交通大動脈的中部。這條路由道國向北依次為房國(今遂平)→柏國(今西平)→胡國(今漯河市)→許國(今許昌)→鄭國(今新鄭)→虢國(今鄭州西北)→過黃河→衛(wèi)國(今淇縣)→殷墟(今安陽)→邢國(今河北邢臺)→直通幽燕(今北京市境),向南依次為申(今信陽)→今武勝關(guān)→冥厄(今平靖關(guān))等→隨國(今湖北隨縣)→隕國(今湖北安陸)→漢口(過江)→巴陵(今湖南岳陽)→長沙→衡山(今湖南衡山)→臨武(今湖南臨武),南達交趾(今廣州)。這條路從古至今都是中部貫通南北的交通要道,今天的京廣鐵路、京港澳高速公路、107國道幾乎與這條古道同出一轍。
從自然地理的角度看,這里為亞熱帶氣候和暖溫帶氣候的過渡區(qū),位于長江、黃河兩大水系之間;地形走向西高東低,以京廣鐵路為軸線,以西為山區(qū)、以東是平原,中間有丘陵分布,也為中國地形由西高走向東低的過渡區(qū);主要農(nóng)作物是南稻北麥,逐次遞減,正處于中國農(nóng)作物種植由南向北的過渡地帶;氣候寒暑適宜,干濕適中,日照適量,雨熱同季,四季分明。這些都說明這里確有“天下之中”的自然特色。
從歷史發(fā)展的角度看,這里更是中國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文化等中心轉(zhuǎn)移的中間過渡區(qū)域。中國的政治中心,在北宋以前,基本上沿黃河軸線由西向東轉(zhuǎn)移;北宋滅亡之后,無論是由北向南轉(zhuǎn)移還是由南向北轉(zhuǎn)移,這里均處于中間過渡地帶。中國的經(jīng)濟中心古代時由北而南轉(zhuǎn)移,到了近代,特別是現(xiàn)當代,中國南部和東南部沿海的經(jīng)濟又向北、西北輻射。這里正是上述轉(zhuǎn)移的中間接合部,是南北文化相互影響的中間過渡地區(qū)。
三、什么是天中文化
所謂“天中文化”是指以汝南為中心,以中原文化為主流,兼容楚文化等周邊多種文化內(nèi)涵,相互融匯而形成的一種區(qū)域文化。天中文化形成于春秋晚期至戰(zhàn)國初期,從歷史發(fā)展的過程來看,這里是中國政治、軍事、經(jīng)濟和文化中心轉(zhuǎn)移的過渡地帶。夏、商、周三代之際,這里是中原王朝與南方部族爭奪最激烈的地區(qū);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這里是中原諸候南下和強楚北上的必經(jīng)地帶;秦漢時,這里是全國政治、經(jīng)濟和文化最發(fā)達的地區(qū)之一;兩晉南北朝時期,這里又是南北對峙的前沿;隋唐以后,中國政治、經(jīng)濟重心在南北轉(zhuǎn)移的過程中,都是承前啟后的中間接合部。經(jīng)過漫長歲月的歷史積淀,天中文化形成了較為豐富的文化內(nèi)涵。今天,天中文化已成為我們寶貴的歷史遺產(chǎn),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財富。
“天下之中”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(chǎn)物,是歷史留給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(chǎn)。我們是這份文化遺產(chǎn)的重要繼承人,但不是唯一的繼承人。汝南和洛陽、登封相比,各有所長,各具特色。在古代,洛陽是政治中心,登封是五岳之中、是祭祀圣地,而汝南才是地理意義上的“天下之中”。洛陽和登封雖然不是地理意義上的“天下之中”,但由于皇家的重視,“皇恩浩蕩”,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存,其文化內(nèi)涵是非常豐富的??梢哉f,洛陽和登封都成功申報一處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,不是偶然的。汝南既不是政治中心,也不是祭祀圣地,只是地理意義上的“天下之中”,所以缺少人文氣息。歷史上很少有政治家光顧汝南,當代的國家領(lǐng)導人也很少來汝南,更沒有到過天中山。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一些寶貴的遺產(chǎn),如汝南古城墻、古代縣衙、十二牌坊等,也被后代給破壞了。由于這里在歷史上久經(jīng)戰(zhàn)亂,至今仍是經(jīng)濟欠發(fā)達地區(qū),在全國的經(jīng)濟地位不高,經(jīng)濟分量不重。因此,今天的汝南,就其歷史文化的厚重和文化遺存的豐富性來說,比起洛陽、登封,是有一定的差距的。至于說汝南是地理意義上的“天下之中”,那也已經(jīng)成為歷史了。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,中國版圖疆域的變化,中國地理意義上的“天下之中”也早已不在汝南了?,F(xiàn)在我們也沒有必要再去尋找什么“天下之中”了。“天下之中”無論是作為古人地理意義上的科學實踐,還是人們頭腦中的思想觀念,都已成為歷史了。“天下之中”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(chǎn),它理當屬于我們?nèi)w中國人民。然而,“天下之中”畢竟誕生在我們這里,因此我們便是這份文化遺產(chǎn)的重要繼承人,雖然我們不是唯一的繼承人,但我們有自身獨特的優(yōu)勢。對此,我們既不能妄自尊大,也不能喪失信心。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,要有一個準確的定位。
天中文化是我們的文化品牌,弘揚天中文化是當代駐馬店人義不容辭的責任。駐馬店市的歷史文化內(nèi)涵是相當豐富的,我曾經(jīng)把它概括為八大文化體系:以天中山為標志的天中文化,以伏羲畫卦為代表的八卦文化,以嫘祖等為代表的名人文化,以重陽為代表的民俗文化,以梁祝為代表的傳奇文化,以冶鐵鑄劍為代表的科技文化,以蔡、江、袁、沈為代表的姓氏文化,以竹溝為代表的紅色革命文化。
我們的文化內(nèi)涵是豐富的,而我們的文化品牌是天中文化。成為一個地方的文化品牌需要三個方面的條件:一是獨特性,就是說這一文化品牌必須是我們獨有的,是別人無法取代的;二是普遍性,就是說天中文化這一文化品牌不單是指地理意義上的“天下之中”,它還有著交通、區(qū)位、氣候、民俗、自然等多方面的因素,有著豐富的文化內(nèi)涵;三是穩(wěn)定性,就是說這一文化品牌它所體現(xiàn)出來的“天下之中”特色,自古至今都是相對穩(wěn)定的,有著長久的生命力。雖然今天地理意義上的“天下之中”已不在汝南了,但天中文化的基本內(nèi)涵和地域特色沒有改變。在駐馬店市各個文化品牌中,只有天中文化具備這三個條件。因此,只有天中文化能夠成為我們的文化品牌。
駐馬店與天中文化又是什么關(guān)系呢?當然,就駐馬店本身來說,它是一座新興的城市,幾乎很難找到一點歷史遺跡。從修建京漢鐵路時算起,駐馬店也就只有100多年的歷史。但是,由于它誕生在具有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內(nèi)涵的天中大地上,也就自然地接受了天中的文化傳承,天中文化就成為這座城市、這個區(qū)域的文化品牌。因為一個地方的文化中心不是固定不變的,總是隨著歷史的發(fā)展、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更著它的方位。我們說,駐馬店接受了天中的文化傳承,也是因為在這么一個范圍內(nèi),由于客觀條件的變化,主要是交通條件的變化,特別是京廣鐵路的開通,使駐馬店自然就成為這個地區(qū)的中心城市。那么,駐馬店也就取代汝南成為天中文化的中心城市了。當然,地方變了,文化的實質(zhì)性內(nèi)涵沒有變,它還是天中文化。
如何弘揚天中文化?如何在短時間內(nèi)樹立我們駐馬店良好的外部形象,提升天中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?那就是:實施文化強市戰(zhàn)略。只有實施文化強市戰(zhàn)略,我們才能夠?qū)崿F(xiàn)從文化資源大市向文化強市的跨越。只有實施文化強市戰(zhàn)略,我們才能加快駐馬店的發(fā)展,實現(xiàn)駐馬店經(jīng)濟和社會的全面振興,才能讓天中文化這一品牌叫響全國,走向世界。
(原載《駐馬店日報》2012年3月2日)
免責聲明: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(wǎng)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(wǎng)絡(luò)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(zhuǎn)載自其它媒體,轉(zhuǎn)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(quán)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。凡是本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(quán)的轉(zhuǎn)載,如需轉(zhuǎn)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yinghaihangkaoshi.net/showinfo-339-57287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(yīng)法律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