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社武漢3月25日電(記者樂文婉)最是一年春好處。連日來,全國各地上演數(shù)十場馬拉松及多項國際體育賽事。當跑者歡快地奔跑在櫻花賽道,當賽車的轟鳴回響在黃浦江畔,勃發(fā)的體育賽事不僅掀起全民健身浪潮,也叩響了賽事經濟的“春之聲”。
3月23日,參賽選手在2025武漢馬拉松比賽中出發(fā)。新華社記者 杜子璇 攝
武漢、無錫、重慶、珠海……上個周日,隨著天氣回暖,18場馬拉松在全國多座城市起跑。盡管賽事眾多,但在路跑熱日益紅火的當下,仍有不少跑者遺憾“一簽難求”。
在長江中游,蒙蒙細雨中,發(fā)令槍響,4萬人穿過空中紛揚的櫻花花瓣,以腳步丈量滿城春花的江城武漢。報名五屆、首次中簽武漢馬拉松的北京跑者楊軍說:“45萬多人報名,很幸運補錄時中簽。我的參賽目標是享受武漢的春天,完賽就好。”
同一天,在黃浦江畔,邁凱輪車手皮亞斯特里在2025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錦標賽(F1)中國大獎賽中奪得桂冠。3天時間超過22萬人次涌入上海國際賽車場,到現(xiàn)場感受速度與激情。
蓬勃的體育賽事不止點燃了周末激情。25日晚,中國男足將在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亞洲區(qū)預選賽18強賽C組第八輪中迎戰(zhàn)澳大利亞隊。屆時,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或將迎來近7萬名球迷,國內足球賽事上座人數(shù)紀錄也有望被打破。
這個春天,如繁花盛放的體育賽事,正成為驅動“春日經濟”的新引擎。
攜程平臺數(shù)據(jù)顯示,F(xiàn)1中國大獎賽期間,上海國際賽車場周邊3公里酒店預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213%,比賽事前一周末增長168%。
3月23日,觀眾在F1中國大獎賽現(xiàn)場觀賽。新華社記者 賀長山 攝
恰逢櫻花季,武漢全城約50萬株櫻花怒放街頭巷尾。許多前來參賽的選手,都是與家人同行。“一般馬拉松賽事都會為選手提供住宿、旅游等方面的優(yōu)惠,所以我想借著跑馬拉松的機會,帶家人一起旅游,一次的花費就有四五千元。”山東跑者陳為芬說。
“一日辦賽、多日停留,一人參賽、多人消費”,各地政府越來越注重結合體育賽事拉動消費。在F1中國大獎賽期間,上海的汽車文化節(jié)、桃花節(jié)、櫻花節(jié)、梅花節(jié)等競相舉辦。為了增加馬拉松的消費拉動效果,無錫辦起了馬拉松博覽會,武漢則推出櫻花文旅大禮包,覆蓋21個A級景區(qū)、23個優(yōu)質文旅產品,提供選手專屬優(yōu)惠福利。
據(jù)第三方評估機構評估,截至23日,有7.1萬人次游客因武漢馬拉松到訪江城,外地跑者(非武漢市)因參賽產生的直接消費總額1.17億元,同比增長40.6%,外地跑者對賽事的拉動總效應為2.98億元,同比增長40.2%。
而“賽時經濟”僅僅是賽事經濟的冰山一角,水面之下則是持續(xù)的消費需求。廣西北海的羅富元跟記者算了一筆他的“馬拉松賬”。“參加這次漢馬,我買了299元的運動服、399元的運動褲、600元的耳機、1000元左右的鞋子。今天刷新了PB(個人最好成績),要大吃一頓慶祝。”羅富元說。
中國田徑協(xié)會發(fā)布的《2023中國路跑賽事藍皮書》顯示,90%以上的跑者會在運動防護用品方面消費,總支出超2000元的跑者達30.21%;59.34%的跑者在可穿戴運動設備方面的花費超過1000元,花費5000元以上的跑者占比也超過10%。
1月2日,參觀者在第六屆中國馬拉松博覽會運動裝備展區(qū)挑選運動鞋。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
如今,走過九個年頭的武漢馬拉松已成為武漢最有影響力的城市IP之一,對于城市形象、經濟發(fā)展、全民健身均起到帶動作用。“未來,我們將深耕‘櫻花馬拉松’品牌,圍繞賽事做細文章,搭建復合型消費場景,創(chuàng)新消費業(yè)態(tài),實現(xiàn)從賽事引流到文旅消費的高效轉化。”武漢漢馬體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說。
從大賽回歸日常,剛剛在武漢首次成功挑戰(zhàn)半程馬拉松的跑者韓冰越發(fā)堅定了堅持長跑的決心。“長跑是一種生活態(tài)度,值得終身投資。”他說。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yinghaihangkaoshi.net/showinfo-188-349599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